亚洲杯之旅重现锋芒,屈居亚军的中国男篮不再让人失望

作者:24直播网 发表时间:2025年08月18日 12:06 分享

当胡明轩的绝杀三分弹框而出,记分牌定格在 89比90,2025男篮亚洲杯决赛,中国男篮最终以1分之差惜败澳大利亚男篮,屈居亚军。但与曾经失利后球队的失落不甘与球迷的遗憾失望不同,这次在沙特,中国男篮用每一场比赛、每一个回合拼回来的亚军,已经重新点燃了球迷对于这支中国男篮未来的期待。



意料之内的艰难

决赛的艰难程度,早在赛前就已成为包括教练组、球员和球迷在内所有人的共识。这份艰难的伏笔,其实在阵容名单公布时就已埋下。

出征亚洲杯前,中国男篮主帅郭士强力排众议带上了5名后卫。这一决策本是针对亚洲球队普遍灵活机动、侧重外线进攻的战术特点而制定的策略。在之前对阵韩国男篮、新西兰男篮等队伍时,这套阵容的优势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,快速的攻防转换和外线火力让对手难以招架。

但当面对完全欧美风格化的澳大利亚男篮时,这套阵容也让球队的短板暴露无遗。澳大利亚球员几乎拥有碾压级的身体素质,在他们的强硬对抗下,中国男篮3、4号位轮换匮乏、后卫线球员身体对抗能力不足的问题被无限放大。

决赛首节伊始,中国男篮球员就明显感受到了与此前比赛截然不同的身体对抗强度,进攻端的节奏被严重拖慢,球员们在对手的严密防守下难以找到舒适的出手机会,全队三分球单节 5 投仅 1 中,这样的表现与“本届亚洲杯三分命中率最高球队”的头衔相去甚远。

此外,连续多场高强度作战对中国男篮主力阵容体能的消耗同样致命。在此前与韩国男篮、新西兰男篮的恶战中,球员们已经拼尽全力,体能储备消耗巨大。来到与澳大利亚男篮的决赛赛场,尤其是到了下半场,体能问题集中爆发。比如赵睿在外线手感冰凉,三分球 6 投全失;再比如王俊杰下半场的表现与上半场判若两人,持球对抗能力明显下降,防守端也难以跟上对手的节奏,这些都是体能告急的直接体现。



意料之外的惊喜

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正是在这样近乎绝境的情况下,中国男篮硬是在决赛中将领先优势足足保持了三节之久。而这一切的背后,都与这支队伍“玩命的比赛态度”和“不惜一切的防守强度”紧密相连。

回顾本届亚洲杯征程,中国男篮的防守表现一直是他们表现出的最大亮点之一。对阵韩国男篮时,他们凭借窒息式的防守让对手在第三节单节仅得11分,彻底打乱了对手的进攻部署;与新西兰男篮的较量中,全队全场抢断次数高达15次,多次通过犀利的防守反击撕开对手的防线,为比赛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来到与澳大利亚男篮的决赛,中国男篮在上半场依旧全力维持着这种高强度的防守韧性。球员们不惜体能地拼抢,积极地进行协防补位,用不知疲倦的跑动扰乱着澳大利亚男篮的进攻节奏。这正是球队首节能够取得25比17领先的关键一环,也是球队在本届赛事中贯穿始终的鲜明特点。

除了防守端的出色表现,进攻端的及时调整也展现着这支中国男篮的成长与进步。作为本届亚洲杯三分球和罚篮命中率双料第一的球队,果决出手的投射风格已经成为这支队伍的一大改变。在与澳大利亚男篮的决赛中,胡明轩便是这种改变的最好代表,他以绝对自信投出了三分球7中5的出色表现,为球队在进攻端提供了强大火力。

也正因为这样,哪怕胡明轩最终投失了终场前的绝杀三分,球迷们依然在为他欢呼,“丢了绝杀,胡明轩今晚的表现也配得上所有掌声,中国男篮就该有敢打敢拼的自信。”



“玩命”与学习两路并进

与澳大利亚男篮的这场亚洲杯决赛就像一面镜子,让中国男篮再一次清晰地看到了自身与世界主流篮球的差距。这其中,本届赛事表现极其亮眼的小将王俊杰便极具代表性。

这位球队中年龄最小的国家队新人,在本次赛事中展现出的适应能力和对抗强度,远超同期的国内球员。王俊杰在面对高强度对抗时的从容不迫,以及在快节奏攻防转换中的敏锐判断,都与他长期在海外联赛的磨砺密不可分。而球迷们对他的一致认可和关注,也充分印证了留洋经历能给中国球员带来的巨大收获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回顾眼前这支中国男篮的成长与他们带来的惊喜,主帅郭士强的作用至关重要却又容易被忽视。正是他“找12个拼命的球员,上场要5个玩命的球员”的用人标准与调教,为这支球队奠定了坚韧的风格基石。

正如球迷赛后所说的那样,“这场决赛1分输了,但至少让我看到了希望。只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,中国男篮迟早能迎来真正的爆发。”相信中国男篮如今这种铁血风格若能持续打磨,再辅以留洋球员归来后带来的视野提升,在新的奥运周期里,他们必将有机会在世界舞台上找回属于自己的位置。
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黄夕寅